俗话说:人无信不立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,诚信成为一种稀缺的商业资源。
许多商人、企业谋划者信用低下,破坏了正常的游戏规则,因而诚信立市、诚信兴企已经成为企业家能否终有所成必须面临的课题。美国开国时期的政治家、科学家本杰明·富兰克林曾对一个年轻人说:“你要切记,信用能够使一小我私家在任何时候、任何场所聚集起他的朋侪们所用不着的所有的钱,借人的钱到了该还的时候一小时也不要多留,否则一次失信,你的朋侪的钱袋,就会永远向你关闭。” 据2002年11月12日《今日早报》报道,一位名叫桂小欢的安徽生意人在返家途中丢失了36张温州客户打给他的欠条,“想死的心都有”的桂小欢重返温州后,除一家企业外,几十家温州企业逐一认账,出人意料地基本补齐了所欠13万元的欠条。
桂小欢快要50岁,是安徽桐城一家布轮作坊的老板,他经常带着样品去温州推销。他推销的第一家鞋厂是温州泰马鞋厂,效果,第一笔票据很顺利就做成了。
凭据温州人的生意规则,一般是一段时间结一次账,而不是每次拿货都付现金。可是,桂小欢希望能够拿到现金,泰马鞋厂的司理陈海永爽快地付了现金。就这样,陈司理每次都向桂小欢破例支付现金。
当第四次去泰马鞋厂送货的时候,桂小欢主动对陈司理说:“你打个条给我就行了!”6年后,桂小欢的客户已经有20多家了,他也已经习惯了送货时打条,一段时间后结一次账的做法。温州商人的诚信让桂小欢以为很放心,只要有条在,他就高枕无忧。 一年下来,老桂的20多家温州客户给他打了131万元的欠条。
这是老桂全家辛苦一年多卖出的产物总额,共36张,其中最少的200多元,最多的4000多元。2002年10月21日晚,卖完货的老桂从温州乘夜班远程车回安徽老家,为的是抓紧再生产一些布轮发往温州。作为一名小生意人,卖出13万余元的货很不容易,但想到所有的货物都被温州老板收下,老桂又感应很大的慰藉。
车到安徽境内时,一觉醒来的老桂被眼前发生的事实吓呆了:放在座位旁的皮包不见了。包里有衣服,衣服里藏的正是总计13万元的欠条。
回抵家里后,人们也纷纷议论:那么多有正式条约的著名企业都被“三角债”拖得苦不堪言,况且连欠条也丢了,钱肯定要不回来了。老伴让老桂回温州试试运气: “好好给他们说说,如果真不给钱,咱也认了。
千万不要想不开,做傻事。” 决议“听天由命”的老桂赶回温州,并不抱希望地从钱数多的企业开始碰运气。
这些企业有的收老桂的货不止一次,每个企业欠条也有好几张。有的企业只是手写的便条,这让老桂心里更没底。他先去了温州泰马鞋业有限公司,在老桂的印象里,这家公司给他开的欠条有2000多元。虽然老桂只认识这家公司的堆栈员,但热情的堆栈员马上带他去找供应部司理陈海勇。
陈海勇慰藉老桂,对他说:“你放心,我们欠的钱肯定给。”说着马上嘱咐财政人员:“你们看看,有证据的话就找,没证据就回忆一下送货的情况。”出乎老桂的预料,财政人员其时就给他补了欠条,陈海勇司理补签了字,约定一个月厥后结账。一连几家公司都给老桂吃了放心丸,当晚老桂打电话给妻子报喜说:“我去了4家,4家都补条啦。
”老桂在电话里哭得泣不成声。厥后的几天,原来为丢欠条要哭的老桂,更要哭了。但老桂说:“这回要哭,是被温州人感动的。”在温州,意万达皮鞋厂、龙湾明流鞋底厂、瓯北康艺鞋底厂等20余家企业,无论巨细,都认账。
能找到存根的老板,将欠条复印签字后补给了桂小欢;找不到依据的老板,核实后或给了现钱,或重新为老桂补办了手续。在不到一周时间里,在离家1000公里外的温州,异乡小生意人老桂的13万元欠条险些全部补回。
老桂的妻子在电话那里感动得直抹泪,说:“温州那里的人,怎么这么好?” 没有认账的企业也有一家,只欠了1260元。老桂不愿对人透露这家企业的名称,只说这家企业的堆栈员对他送货的事是认可的,但表现自己无能为力,因为老板娘只说“凭条还钱,没有条不要来找我”,然后就不再理人了。这家企业的生意,老桂决议以后不做了。
给老桂补了欠条的永嘉县瓯北康艺鞋底厂老板陈源,是个30多岁的年轻企业主,手下有200多名工人。他对闻讯前来采访的记者说:“欠条是不行能去公证的。
丢欠条的事谁都有可能遇到,只要记账本里有的,我都认。讲诚信对谁都有利益,真正做生意的人都知道‘诚信是无形资产’。
大家讲诚信,做起生意来都利便。” 最令老桂难忘的另有一家乡村小店的主人,是一名温州乡下妇女——其时她打的欠条写在一张小纸条上,没有任何存根,而且时间过了好几个月。
在老桂的印象里,女东家欠他1380元,但老板娘的影象是“1000元以上,最后是个‘8’,似乎是1180元?”这位女东家于是先补了一张“1180元”的欠条给老桂,对他说:“咱们都想想,如果真是1380元,我再给你补上200元。我骗你,心里会不安的,生意是做出来的,不是骗出来的。”老桂对人说,我们都是小生意人,没想到温州一个农村妇女也如此守诚信。丢了欠条还能要回钱,老桂在温州的这段履历,成了家乡安徽桐城人饭桌上议论不休的奇事。
《今日早报》为此揭晓评论说:老桂的生意,可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“小得可怜”。他记不住那些司理的名字,对“温州信用工程”也只听说过一点点。
但“温州商人”在这个外地生意人心目中的印象是这样的:“他们架子有点大,不怎么爱说话,很会做生意。用安徽话说,尖(小气)是尖,可是真讲信用。” 在这一事件里,仅凭双方多年互助的相互信任,濒临破产的桂小欢又获得了新生。他应该谢谢这20余位温州客商,固然最应该谢谢的是诚信。
如果诚信是双方的无纸条约,那么它的标的额是几多呢?仅就这一事件自己,它的标的额即是13万! 诚信是企业取得久远乐成的须要条件,但不是充实条件。事实上,有了诚信纷歧定能取得恒久的乐成,但没有诚信则一定不能取得恒久的乐成。诚信是一切行为取得乐成的基础,有了这个基础,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,乐成也就不远了。
本文来源:安博appapp下载-www.cqaoc.com